RPC-NC叠合面剪切滑移试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劭明 [1 ]
过民龙 [2 ]
机构
[1] 中铁丰桥桥梁有限公司
[2] 北京交通大学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叠合面; 双面剪切试件; 抗剪性能;
D O 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4.09.018
中图分类号
U444 [桥梁建筑材料];
学科分类号
0805 ;
摘要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拉压强度及优异的变形能力。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预制RPC构件多为实际工程所用。为了克服RPC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各种RPC组合构件应运而生,其中RPC与NC(普通混凝土)叠合构件即为一种有效的应用途径。然而,RPC-NC叠合构件叠合面的力学性能是决定两种材料是否能良好共同工作的关键因素。对36个RPC-NC双面剪切试件进行试验研究,考虑NC强度等级、叠合面正压力等级的影响,对试件破坏形态及剪应力与界面滑移量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侧向压力试件界面抗剪强度随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升高而增大;有侧向压力试件其抗剪强度随侧压力等级升高而大幅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缓。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拉力学特性研究.[D].杨志慧.北京交通大学.2006, 03
[2]   铁路32m跨度RPC简支T梁预制工艺探讨 [J].
张劭明 ;
李小和 .
铁道标准设计, 2010, (11) :71-74
[3]   活性粉末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参数的选择 [J].
何峰 ;
黄政宇 .
新型建筑材料, 2007, (03) :74-77
[4]   活性粉末混凝士(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前景 [J].
柯开展 ;
蔡文尧 .
福建建材, 2006, (02) :17-19
[5]   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J].
吴炎海 ;
林震宇 ;
孙士平 .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03) :7-11
[6]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制原理及应用前景 [J].
安明哲 ;
王庆生 ;
丁建彤 .
建筑技术, 2001, (01) :15-16
[7]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及应用.[J].朱英磊.混凝土.2000, 07
[8]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杨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03
[9]  
混凝土叠合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M].赵顺波;张新中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0]  
现代混凝土叠合结构.[M].周旺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