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森 [1 ,2 ]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2] 江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预期寿命; 经济发展; 平均受教育年限; 固定效应模型;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4.03.007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预期寿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分析了我国整体预期寿命及两性预期寿命的地理分布特性,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然后,建立预期寿命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预期寿命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和卫生资源对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会显著影响女性预期寿命,而教育对男性预期寿命的影响更显著。由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两性预期寿命差距的增加,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卫生资源投入的增加则可能会降低两性预期寿命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年龄组平均预期寿命变动的实证研究 [J].
苟晓霞 .
人口学刊, 2011, (04) :30-36
[2]   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 [J].
胡英 .
人口与发展, 2010, 16 (02) :41-47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对策 [J].
孙水英 ;
曾慧 ;
张丽平 .
护理学杂志, 2006, (21) :76-78
[4]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 [J].
陈卫 .
人口研究, 2006, (04) :93-95
[5]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分析与预测 [J].
冯怀珠 .
西北人口 , 2006, (03) :47-49
[6]   中国人口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J].
郝虹生 .
中国人口科学, 1995, (02) :2-11
[7]  
中国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需求研究[D]. 张雨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The intersection of life expectancy and gender in a transitional state: the case of Russia[J] . William C. Cockerham.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 2012 (6)
[9]  
Life Expectancy without Chronic Morbidity: Trends in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J] . R. J. M. Perenboom,L. M. van Herten,H. C. Boshuizen,G. A. M. van den Bos.Public Health Reports (1974-)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