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框架的江苏省地级市经济地理格局空间演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陈肖飞 [1 ,2 ]
纪莉莉 [3 ]
张落成 [1 ]
赵金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3D; 经济地理格局; 空间演化; 江苏省地级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的距离、密度、整合"3D"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江苏省地级市经济地理空间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市经济密度和经济整合虽持续发展,但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势;经济距离优势总体表现显著,但苏中优于苏南、苏南优于苏北。2)2000年以来各市的经济地理空间类型各有不同,苏州、吴锡、南京呈现"3D"类型,连云港、宿迁、徐州呈现"0D"类型,其他城市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针对不同的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政策优化经济地理空间格局。3)各市3D综合得分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即高值与高值地区、低值与低值地区相邻,正极化效应和弱极化效应明显,但随着经济发展聚集程度有所变化,且呈线性下降态势。4)经济整合力度弱、经济空间分割强烈是苏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经济距离是苏北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苏中城市将成为经济空间优化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提升苏中各城市的经济密度和整合水平是江苏省经济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76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群发展的3D框架——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J].
周沂 ;
沈昊婧 ;
贺灿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36-142
[2]   基于3D视角的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空间分析 [J].
王洁玉 ;
贺灿飞 ;
黄志基 .
城市观察, 2012, (03) :67-76
[3]   1978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格局空间演变研究 [J].
靳诚 ;
陆玉麒 .
人文地理, 2012, 27 (02) :113-118
[4]   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研究 [J].
艾少伟 ;
陈肖飞 ;
魏明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2, (02) :32-36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J].
王磊 ;
段学军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702-709
[6]   基于县域尺度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J].
胡毅 ;
张京祥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12-1117
[7]   3D概念对新疆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启示 [J].
陈闻君 .
开发研究, 2009, (03) :134-137
[8]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
[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J].
徐建华 ;
鲁凤 ;
苏方林 ;
卢艳 .
地理研究, 2005, (01) :57-68
[10]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孟斌 .
地理研究, 2004, (04) :5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