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启动权与决定权配置的比较分析

被引:29
作者
陈卫东
陆而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羁押审查; 分权配置; 司法审查; 诉讼对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法治国家在其特定的检警关系、检法关系基础上 ,对逮捕后的羁押措施的决定和羁押期限的延长 ,羁押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救济等实行司法抑制模式 ,可分为事先的司法授权和事后的司法救济。我国在羁押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同样讲究对羁押权进行制约和监督 ,其“中国化特色”有二 :一是强调羁押权的内部制约 ,缺乏司法审查机制。二是强调检察机关对羁押活动的检察监督 ,缺乏司法救济机制。应借鉴国外的羁押分权和程序模式 ,引入司法审查观念 ,引进诉讼对抗机制 ,并明确羁押审查的主体和方式 ,确立羁押的司法救济程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