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12
作者
林春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曼奎斯特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收敛性;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00009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2]   能源约束下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较——基于技术可变的面板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J].
查冬兰 ;
周德群 ;
严斌剑 .
系统工程 , 2009, (06) :8-14
[33]   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 [J].
胡鞍钢 ;
郑京海 ;
高宇宁 ;
张宁 ;
许海萍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933-960
[34]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35]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36]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
孟令杰 ;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22
[37]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38]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J].
白钦先 .
经济评论, 2005, (03) :39-45
[39]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40]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