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的博弈路径及对策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晓亮
蒋薇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 隐性利益同盟; 博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中国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在逐年增多。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包含潜伏、诱发、准备、高潮和恢复五个阶段。企业、政府及公众是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中平行的三方博弈主体,但企业和政府却结成隐性利益同盟,与公众在各阶段展开博弈。应从公共决策、项目建设、环境监督、公众维权、媒体舆论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维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 [J].
罗亮 ;
黄毅峰 .
求实, 2011, (01) :51-54
[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 [J].
余光辉 ;
陶建军 ;
袁开国 ;
李振国 .
环境保护, 2010, (19) :29-31
[3]   我国行政决策模式之转型——从管理主义模式到参与式治理模式 [J].
王锡锌 ;
章永乐 .
法商研究, 2010, 27 (05) :3-12
[4]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
[6]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J].
潘岳 .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8, (07) :60-63
[7]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J].
张玉林 .
探索与争鸣, 2006, (05) :26-28
[8]  
利益博弈政策实验方法.[M].李亚;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 亨廷顿 (Huntington;S.P.)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