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气溶胶含碳组分的来源研究──加速器质谱法

被引:5
作者
邵敏,李金龙,唐孝炎,汪建军,郭之虞,刘克新,鲁向阳,李斌,李坤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重离子物理所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法,气溶胶,因子分析,来源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8 [胶体化学(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使用加速器质谱(AMS)技术进行了大气中气溶胶含碳组分的来源分析。对于北京近郊区采集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多元统计模式计算结果表明,TSP的最主要来源是土壤扬尘,对大气气溶胶的贡献超过了50%。然而,AMS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大气气溶胶的含碳组分与微量元素组分有十分显著的来源差异。北京(非采暖期)、湖南南岳镇和山东青岛的气溶胶含碳组分中,来自矿物燃料人为燃烧的贡献大约占70%,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这一比例还会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AMS方法在大气气溶胶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J].
邵敏,李金龙,唐孝炎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2) :130-141
[2]   加速器质谱计的原理、技术及其进展 [J].
郭之虞 ;
李坤 ;
陈铁梅 ;
陈佳洱 .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89, (06) :76-80
[3]   北京大气颗粒有机物的污染水平及其源的识别 [J].
陈宗良 ;
张孟威 ;
徐振全 ;
朱天和 ;
杨绍晋 ;
钱琴芳 ;
杨野男 .
环境科学学报, 1985, (01) :38-45
[4]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