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下广适性小麦品种中麦175的农艺和生理特性解析

被引:8
作者
李兴茂
倪胜利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广适性; 中麦175; 水分利用效率;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小麦广适性品种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农艺和生理特征,为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选用节水品种京冬8号、高产抗倒品种矮抗58与广适性品种中麦175,在干旱和充分供水2个水分处理下,分别在河北省高邑原种场和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圃场种植,小区间随机区组设计。测定株高、抽穗期、籽粒产量和产量三要素等农艺学性状,以及春季苗期植被覆盖度(GC)、抽穗前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v)、灌浆中期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g)、抽穗前叶绿素含量(SPADv)、灌浆中期叶绿素含量(SPADg)、灌浆中期叶片衰老等级评分(LSS)、抽穗前叶面积指数(LAIv)、灌浆中期叶面积指数(LAIg)、叶片衰老速率(LSR)和叶片卷曲度(LRS)等生理性状,比较研究不同类型品种间的性状差异。[结果]穗粒数、LAIg和SPADv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干旱条件相比,充分灌水条件下中麦175、京冬8号和矮抗58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 072.6、1 274和991.7 kg·hm-2,穗数分别增加104、15和47个/m2,千粒重分别增加0.9、1.8和1.7 g,株高分别增加7.2、9和6.2 cm,抽穗分别推迟3、2和3 d。中麦175产量和穗数较其他品种高647.3-1 505.8 kg·hm-2和38-68.8个/m2。中麦175的平均株高、GC、NDVIv、NDVIg、SPADg、LSR和干旱环境下LRS分别是75.8 cm、13.2%、0.64、0.55、56.5、14.10和4.0;其产量、千粒重、株高、SPADg和LAIv的水分敏感指数分别为0.86、0.64、0.94、0.61和0.57。[结论]广适性品种中麦175穗数多,苗期繁茂性好,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抽穗后植被指数低,叶片衰老速度慢;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明显卷曲,但叶绿素含量较高,叶功能好;产量、千粒重和株高的水分敏感性低,而穗数和穗粒数的水分敏感性较高,灌浆中期的叶绿素含量和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对水分不敏感。以上这些特性使其在水旱条件下均表现出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4374 / 43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两种施肥环境下冬小麦京411及其衍生系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分析 [J].
肖永贵 ;
李思敏 ;
李法计 ;
张宏燕 ;
陈新民 ;
王德森 ;
夏先春 ;
何中虎 .
作物学报, 2015, 41 (09) :1333-1342
[2]   小麦骨干亲本京411及衍生品种苗期根部性状的遗传 [J].
肖永贵 ;
路亚明 ;
闻伟锷 ;
陈新民 ;
夏先春 ;
王德森 ;
李思敏 ;
童依平 ;
何中虎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15) :2916-2926
[3]   广适高产小麦品种中麦175在晋城市的推广应用 [J].
张国庆 .
中国种业, 2013, (10) :24-25
[4]   基于图像处理的冬小麦植被覆盖率测定及其遗传解析 [J].
肖永贵 ;
刘建军 ;
夏先春 ;
陈新民 ;
Matthew REYNOLDS ;
何中虎 .
作物学报, 2013, 39 (11) :1935-1943
[5]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J].
何中虎 ;
夏先春 ;
陈新民 ;
庄巧生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202-215
[6]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产量结构与生长、生理、光谱指标的关系 [J].
丛建鸥 ;
李宁 ;
许映军 ;
顾卫 ;
乐章燕 ;
黄树青 ;
席宾 ;
雷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1) :67-71
[7]   Canopy Temperature Depression as a Potential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Drought Resistance in Wheat [J].
Maria Balta ;
Jackie Rudd ;
William A Payne .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 (10) :793-800
[8]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冯佰利 ;
苗芳 ;
周春菊 ;
刘党校 .
生态学报, 2004, (04) :680-685
[9]   两个不同适应性冬小麦品种的竞争能力 [J].
胡延吉 .
作物学报, 2003, (02) :175-180
[10]   广适性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指标 [J].
孙道杰 ;
王辉 ;
闵东红 ;
李学军 ;
冯毅 .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06)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