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程林梅
孙毅
岳焕荣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太原
[2] 山西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太原山西省农科院高寒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生物工程; 遗传转化; 农杆菌; 花粉管通道; 基因枪; PE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90年代以来 ,大豆的生物工程研究重点放在建立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上 ,随着遗传转化和再生技术的发展 ,我国已获得了抗病、抗虫转基因大豆植株 ,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 ,大豆遗传转化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法、基因枪及 PEG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大豆子叶、胚轴为外植体 ,通过卡那霉素筛选 ,器官发生再生转化植株 ;花粉管介导法是以植株整体为受体导入外源基因 ,获得稳定遗传品系 ;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以大豆幼胚的胚轴、用基因枪轰击生长点 ,可以从任意一个基因型获得转基因植株 ;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是将质粒导入大豆原生质体 ,通过潮霉素进行筛选 ,获得转基因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外源DNA导入的大豆品种“黑生101”的RAPD初探 [J].
李希臣 ;
雷勃钧 ;
卢翠华 ;
钱华 ;
周思君 ;
韩玉琴 ;
刘昭军 .
大豆科学, 1999, (03) :230-235
[2]   两个栽培大豆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研究 [J].
刘博林 ;
徐民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02) :12-14
[3]   向大豆导入几丁质酶基因的初步研究 [J].
徐香玲 ;
邹联沛 ;
刘伟华 ;
李集临 .
大豆科学, 1999, (02) :8-15
[4]   PEG介导BT基因转化大豆原生质体获转基因植株 [J].
南相日 ;
刘文萍 ;
刘丽艳 ;
吕晓波 ;
何云霞 ;
卫志明 .
大豆科学, 1998, (04) :41-45
[5]   大豆不同外植体植株再生的研究 [J].
程林梅 ;
孙毅 ;
刘少翔 ;
王玉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02) :22-25
[6]   转导外源总DNA创造农作物新种质 [J].
杨立国 ;
石太渊 ;
梁国战 ;
崔良基 .
作物品种资源, 1998, (01) :16-18
[7]   导入外源DNA获得抗SMV大豆品系 [J].
刘德璞 ;
廖林 ;
袁鹰 ;
刘玉芝 .
大豆科学, 1997, (04) :2-7
[8]   Ti质粒介导的B、t、k-δ内毒素蛋白基因转化大豆的初步研究 [J].
徐香玲 ;
高晶 ;
刘伟华 ;
李集临 .
大豆科学, 1997, (01) :7-12
[9]   Ri质粒介导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J].
徐香玲 ;
李兴华 ;
刘伟华 ;
李集临 ;
王毅 .
大豆科学, 1996, (04) :279-288
[10]   外源总DNA导入培育大豆新品系D89—9822及其育种价值初探 [J].
刘广阳 ;
杨兴勇 ;
宋丽娟 ;
赫世涛 ;
雷勃钧 ;
卢翠华 ;
钱华 ;
李希臣 ;
吕云波 .
大豆科学, 1996, (04) :3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