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足三里”穴对内脏痛大鼠延髓内脏带内c-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秦明 [1 ]
黄裕新 [1 ]
王景杰 [1 ]
段丽 [2 ]
曹荣 [2 ]
饶志仁 [2 ]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
[2]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内脏痛; 针刺镇痛; c-fos; GFAP; 延髓内脏带;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6.03.002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内脏痛大鼠模型疼痛行为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延髓内脏带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针刺镇痛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内脏痛组、电针组和电针后内脏痛组,每组8只。将0·6%乙酸(V/V,10mL/kg)注射入大鼠腹腔内造成内脏痛模型。电针取双侧“足三里”穴,断续波,频率50Hz,强度2~5V,持续30min。观察并计算各组动物的疼痛指数(visceral painindex,VPI)后处死动物,延髓切片进行抗Fos蛋白或抗GFAP单一或双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记数c-fos和GFAP在中枢延髓内脏带内的表达。结果:内脏痛组和电针后内脏痛组出现典型的扭体反应,其中内脏痛组更明显,而空白对照组和电针组大鼠行为学无变化。各组c-fos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主要位于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除了空白对照组,内脏痛组、电针组和电针后内脏痛组中c-fos和GFAP表达明显增高;3组之间比较,c-fos和GFAP表达内脏痛组最高,电针后内脏痛组其次,电针组最低(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内脏痛模型大鼠的疼痛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延髓内脏带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148+193 +1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电针抗胃炎性痛对内脏感觉c-fos及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J].
易春霞 ;
茹立强 ;
胡道松 .
针刺研究, 2004, (01) :24-30
[2]   激活GABAB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J].
朱丽霞 ;
叶燕燕 ;
莫孝荣 ;
吉长福 .
针刺研究, 2002, (02) :85-91
[3]   大鼠脑干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对一侧胫腓骨骨折后的即刻应激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J].
张辉 ;
段丽 ;
饶志仁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5) :415-418
[4]   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 [J].
陈良为 ;
饶志仁 ;
施际武 .
解剖学报, 1996, (04) :51-55
[5]   c-fos癌基因的诱导和显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新方法 [J].
张遐 ;
鞠躬 .
生理科学进展, 1991, (04)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