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函数方法的研究综述

被引:32
作者
徐强 [1 ,2 ]
赵俊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S波接收函数; 反演; 偏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从远震体波波形数据中提取的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已经成为研究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P波接收函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地壳内部S波速度结构、地壳厚度及物质成分组成、地幔过渡带的厚度变化以及岩石圈地幔的间断面等,而S波接收函数是P波接收函数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在Moho和地幔过渡带之间的深度范围内,Sp转换波比来自浅部间断面的多次波到达早,而在P波接收函数中,相同深度范围的间断面的Ps转换波往往被来自浅部间断面的多次波干扰或者淹没,因此S波接收函数是目前获取岩石圈地幔深度范围内速度间断面结构(如Moho和LAB)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比面波观测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本文详细阐述了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的方法原理以及在地壳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709 / 17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 [J].
田宝峰 ;
李娟 ;
王卫民 ;
赵连锋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459-1467
[2]   用多道反褶积方法测定台站接收函数 [J].
吴庆举 ;
李永华 ;
张瑞青 ;
张乃铃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3) :791-796
[3]   接收函数的克希霍夫2D偏移方法 [J].
吴庆举 ;
李永华 ;
张瑞青 ;
张乃玲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539-545
[4]   用接收函数Ps转换波研究地壳各向异性——以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为例 [J].
徐震 ;
徐鸣洁 ;
王良书 ;
刘建华 ;
钟锴 ;
童蔚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38-448
[5]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 [J].
高星 ;
王卫民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591-601
[6]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 [J].
吴庆举 ;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5) :669-679
[7]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接收函数及其非线性反演 [J].
刘启元 ;
RainerKind ;
李顺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3) :356-368
[8]   接收函数复谱比的最大或然性估计及非线性反演 [J].
刘启元,李顺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4) :442-443
[9]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beneath southeastern China[J] . Yinshuang Ai,Qi-fu Chen,Fei Zeng,Xing Hong,Wenyan Y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7 (3)
[10]  
Support of high elevation in the southern Basin and Range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crust in the Basin and Range and Colorado Plateau[J] . Andy Frassetto,Hersh Gilbert,George Zandt,Susan Beck,Matthew J. Fouch.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