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头部穴区对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曹智刚
黎志国
孙秀兰
机构
[1] 解放军康复医学中心
[2] 大连医学院附属一院
关键词
康复评价,中医康复,脑干诱发电位(BAE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321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本文对7例正常人和2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患者择取百会穴和晕听区,分别观察了针刺前后脑干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的相对抑制,而TIA患者BAEP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针刺前后差异显著(P<005)。在针刺作用下,患者眩晕、耳鸣等临床症状确有改善,BAEP曲线趋向正常波形及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对于不同记录点及针刺不同穴区所得到的响应曲线相关程度较弱,不具有确定的涵数关系。实验表明,对病理状态下的听神经传导针刺起兴奋作用,对周围神经影响较之中枢更敏感。从临床电生理角度提示了针刺的作用是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最有效。穴与区虽有其相对特异性,但差异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6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