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深层古生界烃源岩的生烃演化

被引:15
作者
朱炎铭
秦勇
范炳恒
姜波
李田中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徐州
[3] 江苏徐州
关键词
古生界烃源岩; 埋藏史; 受热史; 生烃作用; EASY%Ro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黄骅坳陷的古生界已遭受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 ,烃源岩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作用 ,导致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基于详细的构造—埋藏史研究 ,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及矿物包裹体分析 ,运用EASY %Ro 数值模拟技术 ,深入研究了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的埋藏史、受热史和生烃史 ,揭示出研究区古生界有机质的阶段性成熟演化和多次生烃作用 ,阐明了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生烃作用发生的构造期次、生烃强度和时空分异特征 ,认为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生烃作用发生在喜马拉雅晚期 ,指出在黄骅坳陷中 北部的次级凹陷中有望实现中国东部深层古生界找油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435 / 4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J].
王兆云 ;
何海清 ;
程克明 .
石油学报, 1999, (02) :9-14+3
[2]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J].
王兆云 ;
程克明 ;
杨池银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1-4+96
[3]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J].
漆家福 ;
张一伟 ;
陆克政 ;
杨桥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S1) :1-6
[4]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J].
孟庆任 ;
王战 ;
王翔 ;
解建民 .
地质论评, 1993, (06) :535-547
[5]  
黄骅坳陷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构造控制.[M].朱炎铭;秦勇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6]  
山西南部煤化作用及其古地热系统.[M].秦勇;宋党育著;.地质出版社.1998,
[7]  
黄骅坳陷石油天然气地质.[M].高锡兴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8]  
地质热历史研究的裂变径迹法.[M].康铁笙;王世成著;.科学出版社.1991,
[9]  
裂变径迹年龄测定.[M].刘顺生等 编著.地质出版社.1984,
[10]  
包体矿物学.[M].何知礼编著;.地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