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升平地区深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与次生孔隙带预测

被引:41
作者
肖丽华
孟元林
侯创业
李杰
马文杰
王雪松
杨俊生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数值模拟; 酸性热流体; 次生孔隙; 松辽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3.05.014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预测松辽盆地深部碎屑岩成岩阶段和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展布、研究储层孔隙发育史与其他成藏要素的匹配关系,本文将传统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在作用模型和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的综合模型。松辽盆地升平地区深层登娄库组成岩演化的研究表明,在泉头期末,登娄库组进入晚成岩阶段A1期,烃源岩进入生油门限,储层开始发育次生孔隙;在青山口期末,登娄库组处于晚成岩阶段A—B期,登二段烃源岩进入大量生、排烃的成熟阶段,生烃时间、储层次生孔隙发育时间和圈闭形成时间匹配良好,油气藏开始形成。目前,本区的登娄库组在南部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C期,在北部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成岩指数ID=0.85~1.15,且有砂体发育的地区,即为本区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分布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51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