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在“八五”前期选育的7个不育系(含珍汕97A)和6个恢复系(含明恢63),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获得4O个组合。1993年,在绵阳、成都、重庆和沙州进行多点大小区试验,考察了小区产量等11个性状。将40个组合按a(7×5)和b(5×6)两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进行合并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1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地点和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SCA×地点工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不育系GCA×地点和恢复系GCA×地点互作效应或其中之一。除结实率主要受制于SCA效应和日产量中GCA与SCA效应同等重要外,其余9个性状均主要受制于GCA及其所反映的基因加性效应,而且恢复系多数性状(7/11)GCA效应较不育系的GCA效应更为重要。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其自身表现并不一定优良;自身表现优良的组合几乎都含有一个高GCA亲本,大部分还含有两个高GCA亲本。各性状的h2B和h2N均因地点不同而异,一般以hB2的地点稳定性较hn2强。本文还对新选育亲本作了评价,讨论了群体遗传构成、遗传力的地点变异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