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分拆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15
作者
王正斌
洪安玲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我国上市公司; 分拆; 资产剥离; 部门出售;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4.05.020
中图分类号
F279.246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基础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多元化战略,掀起了企业多元化扩张之路,大公司、大集团相继出现,跨国并购热又加强了这一热潮。到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以企业资产剥离(divestiture)和分立(spin-offs)为主的企业收缩战略成为新兴的资本运营方式,将企业规模问题重新提出。 根据科斯关于企业性质的研究,一个企业的规模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比较。当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倾向于扩大企业规模。反之,企业就倾向于缩小企业规模。企业的边界取决于这两种交易成本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哈特等人发展了上述理论,提出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引入产权的范畴下,认为影响企业实行一体化的扩张(inte-gration)还是非一体化的分立(de-integration)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3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企业收缩重组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J].
温红梅 ;
陶乃文 ;
部莉珺 .
黑龙江财专学报, 2001, (01) :51-54
[3]   企业重组中收缩战略的应用 [J].
孙敏 ;
党兴华 .
中国软科学, 2000, (01) :56-58
[4]  
并购成长[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美)乔治·T.盖斯(GeorgeT.Geis), 2002
[5]  
整合与重组[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张道宏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