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软褐煤中的腐殖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3
作者
钟建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勘探系
关键词
腐殖质,荧光光谱,I546,λmax,Q(650)/(50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3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对滇西镇安盆地泥炭、软褐煤中的腐殖质进行了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它们的荧光性质很复杂,有些腐殖质可以象稳定组分一样发出橙黄至黄色荧光,I546=8.13~13.17,单峰或不完全双峰,λmax=560~605nm,Q650500=0.60~2.93;大部分腐殖质不发荧光或发暗棕褐色荧光,I546=0~5.38,因荧光太弱而难以获得荧光光谱。但被激发数分钟后,有些不发荧光或发暗棕褐色荧光的腐殖质其荧光会渐渐强烈起来,发黄褐至暗橙黄色荧光,I546=6.12~12.17,λmax=590~625nm,Q650500=3.49~4.31;随激发时间进一步延长(10~20分钟),有些腐殖质甚至会象稳定组分一样发出比较强烈的黄色荧色,I546=12.18~20.01,单峰,λmax=555~595nm,Q650500=0.87~1.60。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泥炭、软褐煤中的氯仿沥青“A”的荧光光谱特征 [J].
钟建华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4, (01) :119-122
[2]   滇西镇安盆地泥炭、软褐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钟建华 .
地质论评, 1991, (02)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