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下黑土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

被引:28
作者
梁尧 [1 ,2 ]
韩晓增 [1 ]
乔云发 [1 ]
李禄军 [1 ]
尤孟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黑土; 小麦-玉米-大豆轮作;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呼吸; 固碳量; 碳平衡;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S513 [玉米(玉蜀黍)];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与碳平衡对于科学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下的源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体系2005—2007年的作物固碳量与土壤CO2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并对该轮作体系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作物固碳量的高低表现为:玉米>大豆>小麦,平均值分别为6 513 kg(C).hm-2、4 025 kg(C).hm-2和3 655kg(C).hm-2。从作物生长季土壤CO2排放总量来看,3种作物以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O2排放总量最高,平均值达4 062 kg(C).hm-2;其次为玉米,为3 813 kg(C).hm-2;而小麦最低,为2 326 kg(C).hm-2。3种作物轮作下NE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均为正值,表明黑土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为大气CO2的"汇",不同作物系统的碳汇强度表现为玉米>小麦>大豆,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3 215 kg(C).hm-2、1 643 kg(C).hm-2和512 kg(C).hm-2。长期均衡施用氮、磷、钾化肥或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后,小麦、玉米和大豆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和土壤CO2排放总量均明显增加,并在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处理下达到最高。不同的施肥管理措施将改变土壤-植物系统作为大气CO2"汇"的程度,总体表现为化肥均衡施用下NEP值较高,而化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的NEP值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95 / 4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张佳宝 ;
董文旭 ;
王玉英 ;
宋利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4) :966-975
[2]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J].
宇万太 ;
姜子绍 ;
马强 ;
周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5) :885-889
[3]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季节动态与碳收支初步估算 [J].
韩广轩 ;
周广胜 ;
许振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5) :874-879
[4]   黄土旱塬区冬小麦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动态 [J].
高会议 ;
郭胜利 ;
刘文兆 ;
车升国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551-2559
[5]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研究与展望 [J].
韩广轩 ;
周广胜 ;
许振柱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3) :719-733
[6]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 [J].
乔云发 ;
苗淑杰 ;
王树起 ;
韩晓增 ;
李海波 .
土壤学报, 2007, (06) :1028-1035
[7]   长期定量施肥对黑土呼吸的影响 [J].
乔云发 ;
韩晓增 ;
苗淑杰 .
土壤通报, 2007, (05) :887-890
[8]   不同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含量及基础呼吸的影响 [J].
胡诚 ;
曹志平 ;
胡婵娟 ;
王金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5) :63-66
[9]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董玉红 ;
欧阳竹 ;
李鹏 ;
张磊 .
土壤通报, 2007, (01) :97-100
[10]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J].
李俊 ;
于强 ;
孙晓敏 ;
同小娟 ;
任传友 ;
王靖 ;
刘恩民 ;
朱治林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