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

被引:42
作者
柳礼泉
杨葵
机构
[1]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精神贫困; 精准扶贫; 内生动力; 缺失与重塑;
D O I
10.16479/j.cnki.cn43-1160/d.2019.01.030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精神贫困治理是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易受帮扶主体、帮扶客体、帮扶介体和帮扶环体四要素影响,需要在把握和遵循贫困地区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构建文化教育、人文关怀和环境浸润的"三位一体"实践格局,重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人民日报.2018,
[2]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7,
[3]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N]..人民日报.2017,
[4]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6,
[5]  
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
[6]  
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5,
[7]  
外修生态塑形 内修人文铸魂.[N].纪枫波;.十堰日报.2015,
[8]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
[10]  
后现代精神.[M].(美) 格里芬;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