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冰期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变迁受西南季风控制的介形类壳体氧同位素证据

被引:17
作者
刘兴起 [1 ]
沈吉 [1 ]
王苏民 [1 ]
王永波 [1 ]
刘卫国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青海湖; δ18O; 介形类壳体; 西南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冰期以来青海湖QH-2000孔沉积物介形类壳体δ18O记录可以作为季风强度变化的一项很好的指标.17.5~11cal.kaBP期间,δ18O偏正,平均为2.37‰,季风带来的降水较少;11~10cal.kaBP期间,δ18O快速由偏正转为偏负,季风强度快速增强;10~6.0cal.kaBP期间,δ18O整体偏负,平均为?2.15‰,季风强度达到了最大;6.0~2.5cal.kaBP期间,δ18O值波动增加,2.5cal.kaBP以来,δ18O波动维持在3.0‰左右,季风强度减弱.区域对比研究表明,青海湖地区晚冰期以来的气候并非受东南季风的影响,而主要受西南季风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90 / 26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海湖沉积岩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去800年以来的降水变化 [J].
张家武 ;
金明 ;
陈发虎 ;
R.W.Battarbee ;
A.C.G.Henderson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01) :10-14
[2]   青海湖16ka以来的花粉记录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 [J].
刘兴起 ;
沈吉 ;
王苏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童国榜 .
科学通报, 2002, (17) :1351-1355
[3]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沈吉 ;
张恩楼 ;
夏威岚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08-513
[4]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剖面的古气候意义 [J].
卫克勤,林瑞芬 .
地球化学, 1995, (03) :215-224
[5]   1200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变化——色林错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证据 [J].
顾兆炎 ;
刘嘉麒 ;
袁宝印 ;
刘东生 ;
刘荣谟 ;
刘禹 ;
张光宇 ;
安川克己 .
科学通报, 1993, (01) :61-64
[6]   晚第四纪青海湖演化研究析视与讨论 [J].
王苏民 ;
施雅风 .
湖泊科学, 1992, (03) :1-9
[7]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山发寿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10) :803-814+825
[8]   青海湖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及古气候演变的初步研究 [J].
黄麒 .
科学通报 , 1988, (22) :1740-1744
[9]   The southwest Indian Monsoon over the last 18000 years [J].
Overpeck, J ;
Anderson, D ;
Trumbore, S ;
Prell, W .
CLIMATE DYNAMICS, 1996, 12 (03) :213-225
[10]  
Zhang Pengxi,Zhang Baozhen,Yang Wenb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water body of Qinghai Lake since the postglacial age[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