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

被引:28
作者
刘诗中
许智范
程应林
机构
关键词
崖墓; 陶瓷器; 古越; 蛮子洞; 墓葬形制; 越族; 贵溪; 武夷山; 文化特征;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80.1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78年至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丰富了我们对武夷山地区古越族历史的研究资料。 (一) 春秋战国时期,今江西境分属吴、楚、越管辖,东部地区属越国。而江西的绝大部分都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38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曾侯墓漆画初探 [J].
祝建华 ;
汤池 .
美术研究, 1980, (02) :76-84
[2]   关于武夷山船棺葬的调查和初步研究 [J].
曾凡 ;
杨启成 ;
傅尚节 .
文物, 1980, (06) :21-31
[4]   马王堆汉墓的丝织物印花 [J].
王(予予) .
考古, 1979, (05) :474-478+471+492
[7]   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J].
彭适凡 ;
李家和 .
文物, 1975, (07) :51-71+104
[9]   浙江义乌发现西汉墓 [J].
汪济英 ;
牟永抗 .
考古, 1965, (03) :152-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