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的中心地位:一个网络视角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董贺
机构
[1]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关键词
东盟; 中心地位; 关系网络; 中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是近年来学界的重要议题,而对这一问题的刻画和测度仍然需要更加深入和细化的研究。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与分析法,在关系网络的情境下,中心性指标能够量化行为体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而反映行为体的地位与影响力。网络分析证明,在东亚区域合作网络中,东盟具有最高的中心性,表明东盟在同各国的直接关系数量、对资源和信息的影响以及对各国间关系的控制和调解上具有最大的优势,在制度和互动层面占据中心地位。当前的东亚区域合作可被视为一个以东盟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在这一网络结构中,各种合作机制和政治、安全、经济等具体领域的互动建构了东盟与各国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在区域合作议程的制定与规范的形成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引导并协调区域合作中复杂的大国关系及影响。通过建构并巩固中心地位,东盟得以在保障和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将东亚区域合作网络中的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共同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105+157 +157-158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关系与权力:网络视角下的东盟中心地位 [J].
董贺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8) :88-105+159
[2]   关系平衡、东盟中心与地区秩序演进 [J].
魏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7) :38-64+155
[3]   东盟对东亚合作主导权的波动规律(1997—2017) [J].
翟崑 .
教学与研究, 2017, (06) :50-57
[4]   关系、网络与合作实践:清谈如何产生效力 [J].
魏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10) :39-58+157
[5]   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变局及其重构 [J].
顾静 .
当代世界, 2014, (03) :64-66
[6]   RCEP倡议与东盟“中心地位” [J].
王玉主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5) :46-59
[7]   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 [J].
孙学峰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 28 (06) :32-48
[8]   东亚共同体建设:关于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J].
刘阿明 .
东南亚研究, 2010, (01) :49-57
[9]   国际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J].
陈冲 ;
刘丰 .
国际政治科学, 2009, (04) :92-111+4
[10]   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 [J].
陆建人 .
当代亚太, 2008, (01)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