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淫羊藿茎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分析及质量评价
被引:19
作者:
郭青
[1
]
吴晓燕
[2
]
宁青
[2
]
吕霞
[3
]
机构:
[1]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2] 南京中医药大学
[3] 中国药科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淫羊藿;
质量评价;
黄酮;
HPLC;
指纹图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和产地淫羊藿茎叶中朝藿定A、B、C、宝藿苷I、淫羊藿苷5个黄酮类成分的量,分析结果差异,并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建立HPLC方法,色谱条件为HederaTM ODS-2 C18柱(300 mm×4.6 mm,5μm),乙腈(A)-水(B)梯度洗脱,0~8 min,17%A;8~32 min,27%A;60~70 min,85%A;70~80 min,90%A。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5种黄酮类化合物在48.0~2 197.5μg线性关系良好,r值均大于0.999 0(n=8);平均回收率为97.8%~100.35%,RSD为1.37%~2.48%(n=6)。27批淫羊藿叶中有20批淫羊藿苷的量低于《中国药典》规定,16批淫羊藿茎中只有4批检出淫羊藿苷。结论淫羊藿中各黄酮量随品种、部位和产地不同而不同,药用部位叶中的量是茎的10倍至数10倍,品种差异是各黄酮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028 / 203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