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测器在判别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中的应用——以西藏江达县为例

被引:16
作者
支泽民 [1 ]
陈琼 [1 ,2 ]
张强 [3 ,4 ]
周强 [1 ,2 ]
刘峰贵 [1 ,2 ]
赵富昌 [1 ]
陈永萍 [1 ]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3]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滑坡稳定性; 地理探测器; 高山峡谷区; 影响因素;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2.03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37 ;
摘要
高山峡谷区是滑坡灾害频发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选择坐落于横断山高山峡谷区的西藏江达县作为研究区,利用野外调查获取的85个滑坡数据,选取坡度、河流密度、地貌类型、降水量、距断层距离、道路密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岩性等8个稳定性影响因素,运用地理探测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1)按滑坡体体积划分等级,江达县滑坡主要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按其稳定性划分,50%以上的滑坡处于稳定状态;按危险等级划分,以Ⅲ级、Ⅳ级为主;江达县滑坡主要沿河流与道路分布,全县地面调查发现85处滑坡全部分布于河流附近,其中71.76%的滑坡分布于道路两侧。(2)江达县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地貌类型、河流密度、道路密度和距断层距离,其贡献率分别为0.501,0.477,0.465,0.332;当影响因子两两相互作用时,因子解释力总是大于单个因子对滑坡稳定性的解释力,即当两种影响因子相互作用时,对于滑坡的失稳具有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逻辑回归的四川青川县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模型 [J].
方然可 ;
刘艳辉 ;
苏永超 ;
黄志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 48 (01) :181-187
[2]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区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 [J].
李滨 ;
张青 ;
王文沛 ;
赵其苏 ;
王晨辉 ;
贺凯 ;
高杨 ;
张晓飞 .
地质力学学报, 2020, 26 (04) :556-564
[3]   基于证据权法的九寨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 [J].
杨华阳 ;
许向宁 ;
杨鸿发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 31 (03) :20-29
[4]   基于LoRa的地质灾害分布式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J].
郭伟 ;
王晨辉 ;
李鹏 ;
孟庆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 47 (04) :107-113
[5]   考虑滑带强度参数分区取值的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J].
闫玉平 ;
肖世国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 31 (02) :44-49
[6]   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方法及实践 [J].
张茂省 ;
薛强 ;
贾俊 ;
徐继维 ;
高波 ;
王佳运 .
西北地质, 2019, 52 (02) :125-135
[7]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J].
张茂省 .
西北地质, 2019, 52 (02) :5-6
[8]   湘西陈溪峪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J].
刘磊 ;
徐勇 ;
李远耀 ;
连志鹏 ;
王宁涛 ;
董仲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9, 46 (02) :21-28
[9]   基于不同因子分级法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湖北远安县为例 [J].
闫举生 ;
谭建民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 (01) :52-60
[10]   基于Random Forest和AHP的贵德县北部山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J].
张向营 ;
张春山 ;
孟华君 ;
王雪冰 ;
赵伟康 ;
郑满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 45 (04) :1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