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循经感传普遍性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
赵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赵泉林
杨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杨玉华
周振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周振坤
杜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杜宇
李淑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李淑芳
张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文娟
何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何平
李永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李永光
张庆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庆玉
机构
:
[1]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来源
:
针灸学报
|
1991年
/ 02期
关键词
:
循经感传;
十二经;
性别;
健康人;
循经感传现象;
手六经;
足六经;
D O I
:
10.19917/j.cnki.1005-0779.1991.02.001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前言循经感传现象,主要指病人或受试者在接受穴位刺激时产生的酸、麻、重、胀等沼经传导的主观感觉而言,为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一九七二年以来,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证明了循经感传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人群当中的一种生理和病理现象。一九七五年我们调查了2107例的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具有普遍性、潜在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经性、变异性、趋病性、效应性等规律。本着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这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