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安徽部分)动力学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27
作者
侯明金
王永敏
Jacques MERCIER
Pierre VERGELY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2] Geophysique et Geodynamique Laboratore
[3] Geophysique et Geodynamique Laboratore 安徽合肥
[4] 安徽合肥
[5] UniversitedeParis-Sud
[6] ORSAYCedex
[7] FRANCE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 断层擦痕; 古应力场分析; 构造演化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依据区域构造层划分,从最新地层内的断裂动力学分析开始,层层深入,层层筛选,采用计算机程序对所获的断层面上的擦痕统计分析计算,求得每个点上的古应力场状态,继而求得区域古构造应力场状态。确定发生于各个不同时代断裂活动的古应力场特征。最后确定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古应力场演化序列表,结合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分析,阐明断裂带的构造事件演化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郯庐断裂带平移时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朱光 ;
徐嘉炜 ;
孙世群 .
地质论评, 1995, (05) :452-456
[2]  
郯庐断裂带[M]. 地质出版社 , 王小凤等著, 2000
[3]  
中国南方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等著, 1997
[4]  
TheTancheng-LujiangWrenchFaultSystem. XuJW. JohnWileyandSonsLtd . 1993
[5]  
TectonicevolutionoftheTancheng-Lujiang(Tan-Lu)faultviaMiddleTriassictoEarlyCenozoicpaleomagneticdata. StuartAGilder,PHerveKleloup,VincentCourtillot,et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