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测度研究
被引:26
作者
:
范柏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
范柏乃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维维
[
3
]
贺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
贺建军
[
4
]
机构
: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
[2]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
中国计量学院
来源
:
统计研究
|
2013年
/ 30卷
/ 07期
关键词
: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离差系数;
测度;
D O I
:
10.19343/j.cnki.11-1302/c.2013.07.001
中图分类号
:
C812 [统计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学科分类号
:
020208 ;
0714 ;
摘要
:
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来看,协调发展既应强调协调,也应强调发展,是协调和发展的综合体。已有文献中,有学者用离差系数来测度协调发展水平,事实上,离差系数只能测度一组数据的离散趋势,也就是说只能测度协调水平,而无法描述系统间的发展度,离差系数在测度协调发展水平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不可否认,离差系数在测度协调度时有着先天的优势,在离差系数上加权发展度效应,则可以更加科学的测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
[J].
车冰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车冰清
;
朱传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朱传耿
;
孟召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孟召宜
;
杜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杜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正平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909
-921
[2]
基于定基指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述强
.
统计研究,
2011,
28
(05)
:64
-66
[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华
;
范柏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范柏乃
.
软科学,
2009,
22
(01)
:1
-5+11
[4]
“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J].
王一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王一鸣
;
李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爽
;
曾智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曾智泽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2)
:21
-25
[5]
三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与行为准则[J]. 田大庆,王奇,叶文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2)
[6]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J].
陆学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陆学艺
.
宏观经济研究,
2003,
(09)
:3
-6
[7]
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条件分析
[J].
林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政法学院
林祖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0,
(01)
:55
-58
[8]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
-82
[9]
社会协调发展的测度方法
[J].
白雪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
白雪梅
.
统计与决策,
1998,
(01)
:6
-7
[10]
发展观的演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J].
孙尚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尚清
.
管理世界,
1996,
(03)
:1
-4
←
1
2
→
共 15 条
[1]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
[J].
车冰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车冰清
;
朱传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朱传耿
;
孟召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孟召宜
;
杜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杜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正平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909
-921
[2]
基于定基指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述强
.
统计研究,
2011,
28
(05)
:64
-66
[3]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华
;
范柏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范柏乃
.
软科学,
2009,
22
(01)
:1
-5+11
[4]
“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J].
王一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王一鸣
;
李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爽
;
曾智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曾智泽
.
宏观经济研究,
2005,
(12)
:21
-25
[5]
三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与行为准则[J]. 田大庆,王奇,叶文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2)
[6]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J].
陆学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陆学艺
.
宏观经济研究,
2003,
(09)
:3
-6
[7]
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条件分析
[J].
林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扬州大学政法学院
林祖华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0,
(01)
:55
-58
[8]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
-82
[9]
社会协调发展的测度方法
[J].
白雪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计统系
白雪梅
.
统计与决策,
1998,
(01)
:6
-7
[10]
发展观的演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J].
孙尚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孙尚清
.
管理世界,
1996,
(03)
:1
-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