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15
作者
朱冰冰 [1 ]
李鹏 [1 ]
李占斌 [1 ]
卢金伟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地退化/恢复; 子午岭林区;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3.026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揭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富县任家台林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地退化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开垦/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随着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地开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被破坏,调控能力减弱;土地恢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平均质量直径增大,稳定性增强,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134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122-125
[2]   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J].
吴承祯 ;
洪伟 .
土壤学报, 1999, (02) :162-167
[3]   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 [J].
陈恩凤 ;
周礼恺 ;
武冠云 .
土壤学报, 1994, (01) :18-25
[4]  
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D]. 苏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5]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6]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物理研究室 编, 1978
[7]  
Physical management of soils of the tropics:prioritiesfor the 21st century. Rattan L. Soil Science . 2000
[8]  
Soil quality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or-ganic matter and aggregation interactions and maintain soilfunctions. Carter M R. Agronomy Journal . 2002
[9]  
Mean weight-diameter of soil aggregates asa statistical index of aggregation. Van Bavel C H M.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1949
[10]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土壤通报, 2005, (03) :4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