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于唐以前的考察

被引:24
作者
刘再聪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村; 聚落; 南北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依据文献记载,“村”字及具体村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中后期。村的早期形态在先秦时已经存在,庐、丘、聚等是村的三种主要来源形式。南北朝时期是“村”的名称泛化时期,村开始具备社会意义,这是“村”进入国家地方行政体制并成为一级基层组织单位的必要条件。相关材料表明,南北朝时期“村”的具体名称的出现有一定的地域性。而唐代明文规定所有野外聚落统统称为“村”,并规定村为一级行政组织单位,使村的含义有了质的变化,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   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 [J].
侯旭东 .
历史研究, 2001, (06) :16-29+189
[3]   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丘 [J].
张怀通 .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35-39+49
[4]   长沙走马楼佃田租税简的初步研究 [J].
邱东联 .
江汉考古, 1998, (04) :73-77+94
[5]   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 [J].
韩昇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2) :99-105
[6]  
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M].尹钧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宋书.[M].(梁)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
[8]  
两汉乡村社会史.[M].马新著;.齐鲁书社.1997,
[9]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高明士等译;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3,
[10]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M].黄约瑟译;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