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被引:77
作者
肖立志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束缚水; 流体识别; 应用经验; 综述;
D O I
10.16489/j.issn.1004-1338.2007.05.003
中图分类号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核磁共振(NMR)测井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它提供的地层信息的丰富性,远多于其他任何单项测井方法。对于复杂岩性、特殊岩性,它常常是少数几种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束缚水引起的低电阻率油气藏,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提供比较合理的地层渗透率的测井方法;对于深部气层,当天然气孔隙体积比较大时,它的显示十分明显;在稠油以及水淹层,有一定的经验关系存在;对原油黏度以及毛管压力曲线等信息也有较好的反映,等等。由于或是使用条件的不适应,或是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或是技术本身的不完善,NMR应用也存在或出现过不少问题。它求出的孔隙度时常偏低,有时也偏高;求出的束缚水对地区或地层的依赖性比较强;求出的渗透率还没有得到油藏专家的广泛应用;在流体识别方面还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效果,挖掘其应用潜力等都有重要意义。试图从实际效果和技术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正确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J].
谢然红 ;
肖立志 ;
邓克俊 ;
廖广志 ;
刘天定 .
测井技术, 2005, (05) :43-47+89
[2]  
成像测井学应用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肖立志等, 2007
[3]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解释与应用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肖立志等著, 2001
[4]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肖立志 著, 1998
[5]  
NMR Logging of Nat-ural Gas Reservoirs .2 Akkurt R,Guillory A J,et al. SPWLA Paper N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