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效应

被引:9
作者
余存祖
彭琳
刘耀宏
戴鸣钧
解金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所
[2] 山西省农牧厅土肥站
关键词
ppm; 平均; 临界值; 土壤类型; 增产率; 微肥效应; 土壤微量元素; 山西省;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87.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67个县市耕地土样587个进行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分析.结果表明,锌、锰、铜、硼、钼和铁的全量平均为69.8,447,21.4,58.9,0.70ppm和2.33%;有效量平均为0.54,7.7,0.80,0.40,0.60ppm和5ppm.丰缺程度受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耕作栽培措施等影响.871组微肥田间试验资料统计,微肥增产机率67.6%,平均增产率12.1%,其中锌、硼、锰、钼的增产机率高,增产幅度大;铁肥增产机率较低;铜肥表现不佳.1984年施用微肥示范田26万亩,玉米施锌增产11.5%,谷子增产26%,莜麦增产16.8%;棉花施硼增产15.6%,谷子增产12.2%;豆类施钼增产22%,经济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