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被引:35
作者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中国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中国长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海洋系与海岸生态研究所!美国巴吞鲁日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若尔盖高原; 全新世; 泥炭沉积年代学;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2.002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用泥炭纹泥计年与14 C测年相结合的新方法 ,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建立了系列完整、可信度佳和年尺度的高分辨率更新世末及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谱 ,时间跨度为 13 6 5 5年至现在 ;阐明了若尔盖高原不同类型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时序和空间分异规律 ;从沉积学上证实了各期仙女木事件的存在和发生时间 ;划定全新世大暖期为距今 95 0 0~ 2 0 0 0年 ,是泥炭沉积高速期 ;计算了泥炭沉积率。上述结果对青藏高原也有一定代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1+206 +2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进展 [J].
杨保 ;
施雅风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2) :82-87
[3]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J].
汪品先 ;
翦知 .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1-17
[4]   全新世大暖期若尔盖的植被与气候 [J].
刘光秀,沈永平,王苏民 .
冰川冻土, 1995, (03) :247-249
[5]   若尔盖高原泥炭δ13C的初步研究 [J].
王富葆 ;
阎革 ;
林本海 .
科学通报, 1993, (01) :65-67
[6]   三江平原12000年以来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J].
夏玉梅 .
地理科学, 1988, (03) :240-249+295+297
[7]   若尔盖高原沼泽生态环境及其合理开发的研究 [J].
孙广友 ;
张文芬 ;
张家驹 ;
罗佳 ;
杨福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87, (04) :359-368
[8]   若尔盖高原黄河古河道及其古地理意义 [J].
孙广友 ;
张文芬 .
地理科学, 1987, (03) :266-272+296
[9]   西藏南部全新世泥炭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 [J].
汪佩芳 ;
夏玉梅 ;
王曼华 .
地理科学, 1981, (02) :144-152+189
[10]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