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Rl(t)卷叶基因在杂交水稻中的遗传表达及效应研究
被引:28
作者:
陈宗祥
陈刚
胡俊
戴留春
陶国英
潘学彪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来源:
关键词:
杂交稻;
叶片卷曲度;
叶基角;
披垂角;
消光系数;
遗传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 Rl(t) 卷叶基因的一对近等基因系卷叶珍汕 97B、珍汕 97B为母本 ,分别与明恢 6 3、盐恢 5 5 9杂交 ,研究 Rl(t)卷叶基因在杂交稻中的遗传表达及效应。结果表明 :(1)开花期 ,相同叶位间 ,Rl(t) 卷叶组合的叶片卷曲度极显著大于其对应组合 ;不同叶位间 ,卷曲度均以倒 1叶最大 ,倒 2叶次之 ,倒 3叶最小。相同叶位的叶基角 ,卷叶组合小于对应组合 ,卷叶汕优 5 5 9与汕优 5 99相对应的倒 1、倒 2叶叶基角差异不显著 ,其余组合对应叶位之间叶基角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同叶位的披垂角 ,卷叶组合小于其对应组合 ,卷叶汕优 6 3与汕优 6 3对应叶位之间差异显著 ,卷叶汕优5 5 9与汕优 5 5 9间差异不显著。卷曲度与叶基角及披垂角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 0 .35 84* * ,r=-0 .2 996 * * )。 (2 )开花后 2 0天 ,各组合的叶基角均增大 ,卷叶组合增大幅度大于对应组合 ;各组合叶片披垂角均增大 ,卷叶组合增大幅度小于对应组合。 (3)开花后 2 0天 ,各组合的消光系数均大于开花期 ,卷叶组合消光系数在不同时期均显著小于对应组合。 (4 )开花期组合间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 ,开花后 2 0天 ,卷叶组合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应组合。就 Rl(t) 基因的多效性及其利用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47 / 851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