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的地壳形变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若柏
顾国华
徐杰
周伟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4]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天津
[5] 北京
[6] 天津
关键词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 地壳形变; NE向梯度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华北北部地区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是控制现代强震的一条地震构造带。新近纪以来,在区域NE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下,新发育了一系列的NE向构造活动带,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组成1组共轭的剪切破裂系统,控制了近代强震的发生。文中主要探讨了这条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长趋势GPS地壳形变图像反映了这条活动断裂带相对完整的左旋走滑活动。分期的地壳形变图像揭示了在中强地震前,沿该断裂带出现一系列的NE向梯度异常带,分别指示了唐山-河间、三河-涞水以及延怀-山西地震构造活动带的活动,表明了沿张家口-渤海断裂带出现了中强地震的中期前兆。研究认为,强震前地壳形变揭示的是深部蕴震层的应变活动信息,而强震之后比较杂乱的图像特征体现了盖层的调整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586 / 5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华北地区GPS形变测量结果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J].
顾国华 ;
王若柏 ;
孙惠娟 ;
孙汉荣 ;
杨春花 .
地震地质, 1999, (02) :2-9
[2]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地震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 [J].
徐杰 ;
宋长青 ;
楚全芝 .
地震地质, 1998, (02) :51-53+55-59
[3]   唐山-河间-磁县新生地震构造带 [J].
徐杰,牛娈芳,王春华,韩竹君 .
地震地质, 1996, (03) :193-198
[4]   华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场及动态演化特征 [J].
王若柏,洪汉净,许忠淮,耿世昌,孙东平,韩月萍 .
地震学报, 1995, (02) :148-155
[5]   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形变图象及模式的研究 [J].
杨国华,桂昆长,巩曰沐,杨春花,韩月萍,孙东平 .
地震学报, 1995, (02) :156-163
[6]   华北平原地区的地面隆起与地壳运动 [J].
桂焜长 ;
罗夏贞 .
地质科技情报, 1989, (04) :47-54
[7]   北京地区的水平形变及其构造含义 [J].
王若柏 ;
黄立人 .
地震地质, 1984, (04) :17-24
[8]   论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22
[9]   燕山地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基本特征初步探讨 [J].
郑炳华 ;
虢顺民 ;
徐好民 .
地震地质, 1981, (02) :31-40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