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17
作者
代军治 [1 ]
王可勇 [2 ]
毛景文 [1 ]
杨言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家堡子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不混溶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家堡子银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期和热液叠加期。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沉积—变质期不发育可供研究的流体包裹体,热液叠加期发育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型气液两相、型含CO2三相、型单CO2及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6~359℃,盐度为3.1%15.9%NaCleq,成矿流体属NaCl-H2O-CO2体系;独立银阶段主要发育型气液两相和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14~190℃,2.0%5.5%NaCleq,属低温、低盐度NaCl-H2O流体体系。通过与矿区新岭岩体中流体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表明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不混溶作用到晚期阶段地下水的混合过程。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到混合过程对银的沉淀成矿产生了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辽宁青城子地区金、银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探讨.[D].代军治.吉林大学.2005, 06
[2]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银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J].
薛春纪 ;
陈毓川 ;
路远发 ;
李华芹 .
矿床地质, 2003, (02) :177-184
[3]   河北省东坪碲化物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地幔流体与成矿关系 [J].
毛景文 ;
李荫清 .
矿床地质, 2001, (01) :23-36
[4]   辽宁青城子矿田浊积岩型金银多金属矿床 [J].
陈江 .
辽宁地质, 2000, (04) :241-244+303
[5]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与热液成矿机理探讨 [J].
王可勇 ;
姚书振 ;
张均 ;
吕新彪 .
岩石学报, 2000, (04) :564-568
[6]   辽东古元古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J].
王文清 ;
曲亚军 .
辽宁地质, 2000, (03) :161-172
[7]   青城子矿田高家堡子大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机制 [J].
姜瑛 ;
刘先利 .
辽宁地质, 1998, (03) :46-48+50-51+53-54
[8]   流体的沸腾和混合在热液成矿中的意义 [J].
张德会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6) :49-55
[9]   关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德会 .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03) :49-57
[10]   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 [J].
张文淮 ;
张志坚 ;
伍刚 .
地学前缘, 1996, (04)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