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及产生量预测

被引:20
作者
任婉侠
耿涌
薛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斜率灰色关联度分析; 预测; GM(1,1); 多元线性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作为中国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正面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的现状。文章通过对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排放现状的分析,发现2002年后沈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清运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成分变化显著。目前沈阳生活垃圾主要以厨余等有机废弃物为主,无机物成分比例下降,可回收废弃物特别是塑料类比例迅速上升。文章在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影响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7个主要内在因素进行斜率灰色关联度分析,利用GM(1,1)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沈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1225.1万t。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134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沈阳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艺方案研究 [J].
隋儒楠 ;
于东升 ;
马春蕾 ;
闫永强 .
环境卫生工程, 2007, (02) :44-46
[2]   深圳市“十一五”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J].
田学根 .
环境卫生工程, 2006, (05) :39-43
[3]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对策分析[J]. 徐建华.基建管理优化. 2005(03)
[4]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对策分析[J]. 徐建华.基建管理优化. 2005 (03)
[5]   国内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成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何德文 ;
金艳 ;
柴立元 ;
彭兵 ;
闵小波 ;
王云燕 .
环境卫生工程, 2005, (04) :7-10
[6]   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特性及处置对策研究 [J].
刘芳 ;
陈季华 ;
奚旦立 ;
沈佳潞 .
环境卫生工程, 2005, (02) :37-40+43
[7]   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及对应处理方式对策研究 [J].
荣波 ;
卫潘明 ;
李彦富 ;
李玉春 .
环境保护, 2004, (10) :30-33
[8]   中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 [J].
李晓东 ;
陆胜勇 ;
徐旭 ;
严建华 ;
池湧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2) :61-65
[9]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 [J].
郝天文 .
环境工程, 1998, (04) :56-58+62+5
[10]   广州市城市垃圾终处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J].
赵庆华 .
环境科学研究, 1998, (03)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