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22
作者
田文广 [1 ,2 ]
汤达祯 [1 ]
孙斌 [2 ]
赵素平 [2 ]
温军会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煤层气; 水动力; 控气作用;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2.03.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北跨度大,含煤地层水动力区域分布规律不明。基于含煤地层含水层分布及孔渗条件、煤层气井产水量、产出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煤层甲烷浓度等的分析,探讨了区内煤层气生成和富集的水动力条件控制作用。结果显示,砂岩含水层北部较南部发育,北部孔渗条件好于南部;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三交—吉县地区最为发育,导致山西组煤层含气量高于太原组;煤层气井产水量及产出水钙、镁离子含量北部高于南部,煤层含气量与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该区含煤地层水动力条件在北部较南部活跃,北部地区的山西组水动力强于太原组,三交—吉县地区太原组水动力强于山西组;在保德以南的中-高煤阶区,地下水弱径流-滞留带有利于煤层气富集;在保德及其以北的中-低煤阶区,较活跃的水动力条件和良好的封盖条件为次生生物气的生成和富集提供了关键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物理模拟技术在沁水煤层气藏水动力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勃 ;
李贵中 ;
马京长 ;
刘俊 ;
孙粉锦 ;
王红岩 ;
刘洪林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0, 38 (03) :15-19
[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J].
接铭训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6) :1-6+121
[3]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南北物源沉积汇水区与古地理 [J].
肖建新 ;
孙粉锦 ;
何乃祥 ;
刘锐娥 ;
李靖 ;
肖红平 ;
张春林 .
古地理学报, 2008, (04) :341-354
[4]   煤层气成藏地层水化学特征研究 [J].
王勃 ;
李谨 ;
张敏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5) :66-68+166
[5]   水动力对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研究 [J].
刘洪林 ;
李景明 ;
王红岩 ;
赵庆波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35-37+158
[6]   沁水盆地中—南部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J].
傅雪海 ;
秦勇 ;
王文峰 ;
焦思红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1) :32-35
[7]  
Tecton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ed conditions of a mantle source gas accumulation zone in eastern China.[J].陶明信;徐永昌;沈平;刘文汇.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1997, 01
[8]  
水分析在煤层气生产实践中的应用.[A].张继东;.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2011,
[9]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M].侯光才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8,
[10]  
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M].雷群; 李景明; 赵庆波;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