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革命与宪法

被引:21
作者
高全喜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战争; 革命; 宪法; 人民战争; 革命制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以战争、革命与宪法的关系为主题,从思想史的角度展开考察,可以揭示现代宪制的发生学。早期现代的战争经历了从宗教战争到国家间战争,从国家间战争到内战,再从内战到革命的演变。革命之后,形成了制宪建国、守护宪制和祛除宪制这三个宪法时刻,并可以归结为"革命终结"的宪制路径和"不断革命"的政制路径这两个逻辑路径。战争与革命具有重大的宪法学意义,西方与中国的早期现代的宪制构建,均离不开战争与革命的动力机制。但如何把战争法权转变为一种基于宪法的和平法权,而不是陷入激进革命的宪制覆灭之途,则需要真正落实"革命终结"的宪法精神。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西方“早期现代”的思想史背景及其中国问题 [J].
高全喜 .
读书, 2010, (04) :25-35
[2]   格老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 [J].
高全喜 .
比较法研究, 2008, (04) :129-143
[3]  
制宪权与根本法[M] 陈端洪;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
[4]  
法学沙龙[M] 高全喜; 龙卫球; 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10,
[5]  
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M] 姚中秋; 著 法律出版社 2010,
[6]  
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M] (德) 普芬道夫; 著 商务印书馆 2009,
[7]  
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M] 高全喜;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8]  
现代政制五论[M] 高全喜; 著 法律出版社 2008,
[9]  
自由的新生[M] (美) 雅法;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  
弑君者[M] (美) 罗伯逊; 著 新星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