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遥感监测杭州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大气环境变化

被引:9
作者
陈然 [1 ]
江洪 [1 ]
肖钟湧 [1 ]
余树全 [2 ]
焦荔 [3 ]
洪盛茂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 浙江林学院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3] 杭州市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杭州地区; 气溶胶光学厚度; 混浊度系数; 波长指数; PM10;
D O I
10.13198/j.res.2008.03.24.chenr.005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6年4月—2007年4月杭州地区4个监测点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的实测数据,精确反演了杭州地区实测日期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大气气溶胶混浊度系数(β)的增加,波长指数(α)减小.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β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且较为一致地反映了该地区春季大气污染严重,夏季相对清洁,晚秋初冬为过渡反弹期的季节变化特点;但在空间上二者又表现出不同的细节特征,主要是与气象参数和下垫面特征紧密相关.分析近地面ρ(PM10)的实测数据可知,AOD与ρ(PM10)的日均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4,明显高于二者小时均值的相关系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ngstrom参数联网观测(2004-08~2004-12) [J].
王跃思 ;
辛金元 ;
李占清 ;
王普才 ;
王式功 ;
温天雪 ;
孙扬 .
环境科学, 2006, (09) :1703-1711
[2]   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应用前景及其解读 [J].
任宜勇 ;
李霞 ;
吕鸣 ;
胡秀清 .
气象科技, 2006, (03) :349-352
[3]   大气气溶胶性质及其卫星遥感反演 [J].
王耀庭 ;
王桥 ;
王艳姣 ;
闾国年 ;
黄丙湖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6) :29-35
[4]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几个特征 [J].
任阵海 ;
万本太 ;
苏福庆 ;
高庆先 ;
张志刚 ;
洪钟祥 ;
胡非 ;
程水源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1-6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J]. 刘桂青,毛节泰,李成才.上海环境科学. 2003(S2)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J]. 刘桂青,毛节泰,李成才.上海环境科学. 2003 (S2)
[7]   贺兰山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 [J].
牛生杰 ;
孙继明 .
高原气象, 2001, (03) :298-301
[8]   中国10个地方大气气溶胶1980~1994年间变化特征研究 [J].
邱金桓 ;
潘继东 ;
杨理权 ;
杨景梅 ;
董艺珍 .
大气科学, 1997, (06) :86-94
[9]   Comparis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over Europe [J].
Koelemeijer, R. B. A. ;
Homan, C. D. ;
Matthijsen, 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27) :5304-5315
[10]  
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and the fit of the ?ngstr?m law[J] . Z. D. Adeyewa,E. E. Balogu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