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

被引:42
作者
张学昆
范其新
陈洁
李加纳
王汉中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缺氧胁迫; 耐湿性; 可溶性糖; 脯氨酸;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试图阐明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方法试验采用不同耐湿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材料,对发芽种子和幼苗(3叶期)缺氧处理,测定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可溶性糖、脯氨酸、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耐湿与不耐湿基因型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发芽种子具有较高的相对发芽率、相对苗长、根长、苗重和活力指数,而相对电导率较低。3叶期幼苗缺氧处理后,耐湿材料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MDA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较低;耐湿基因型POD活性显著提高,CAT活性显著降低,SOD酶活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并显著高于不耐湿材料;不耐湿基因型则相反,POD活性显著降低,CAT活性显著提高,SOD酶活性幅度提高较小。结论缺氧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耐湿基因型能显著增加渗透调节有机物含量,同时启动活性氧清除系统,减少膜脂化程度,提高抵御缺氧胁迫。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缺氧对甘蓝型黄籽与黑籽油菜发芽的影响 [J].
范其新 ;
张学昆 ;
谌利 ;
李加纳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03) :84-87
[2]   湿害后小麦生理变化与品种耐湿性的关系 [J].
周广生 ;
朱旭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777-783
[3]   渍水对小麦节间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 [J].
姜东 ;
陶勤南 ;
曹卫星 .
作物学报, 2002, (02) :230-234
[4]   缺氧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特性的遗传参数研究 [J].
卢长明 ;
龚学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4) :23-26
[5]  
M. St. Burgos,M.M. Messmer,P. Stamp,J.E. Schmid.Flooding tolerance of spelt (Triticum spelta L.) compared to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 A 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approach[J].Euphytica,2001
[6]  
M. Leul,W. J. Zhou.Alleviation of Waterlogging Damage in Winter Rape by Uniconazole Application: Effects on Enzyme Activity, Lipid Peroxidation, and Membrane Integrity[J].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