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的背景、变化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孙若鹏
机构
[1] 中信银行总行资产负债部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银行监管; 风险敏感度; 风险管理;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8.10.003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的颁布,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银行监管架构第二阶段改革的完成。第一阶段《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实施后,暴露出了第一支柱计量标准不统一、内部模型套利等导致资本充足水平降低,第二支柱监管难度加大导致监管有效性不足,第三支柱信息披露不透明导致市场约束力减弱等问题,致使《巴塞尔协议Ⅲ》备受质疑。鉴此,巴塞尔委员会在杠杆率、交易对手、信息披露等方面,对监管架构相继进行了补充,但由于风险资产计量方法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所以监管架构的有效性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对此,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全面反思,最终在以"简单性、可比性和风险敏感度"平衡为目标的背景下,通过修订风险资产计量方法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改革。从国内情况看,由于我国资本、流动性和杠杆率的监管体系一直秉承巴塞尔监管架构,故最终版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但最终版所代表的现代化商业银行最新监管架构和监管理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我国银行业应以此为契机,从业务发展、风险管控、数据管理等方面谋篇布局,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巴塞尔Ⅲ最终方案》的影响及应对 [J].
杨凯生 ;
刘瑞霞 ;
冯乾 .
金融研究, 2018, (02) :30-44
[2]   巴塞尔Ⅲ最终方案的总体思路与国际影响 [J].
王胜邦 .
中国金融, 2018, (02) :81-84
[3]   巴塞尔Ⅲ改革的“终结”与逻辑 [J].
肖远企 .
中国金融, 2018, (01) :85-87
[4]   国际银行监管框架的反思——兼论简单性、可比性和风险敏感性的平衡 [J].
刘春航 .
金融监管研究, 2015, (01) :6-14
[5]  
解密巴塞尔[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刘春航, 2015
[6]  
Basel III leverage ratio framework and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