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

被引:24
作者
包庆德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生态哲学范畴; 生态存在; 生态意识; 生态生产方式;
D O I
10.13931/j.cnki.bjfuss.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的关系蕴涵着全部生态哲学问题的丰富底蕴,是构建生态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平台,是贯彻生态哲学研究始终并构成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换言之,生态存在和生态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任何生态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不是生态意识决定生态存在,而是生态存在决定生态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生态哲学维度:人口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J]. 包庆德,董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4)
[2]   生态哲学操作:西部资源环境与经济生态三题 [J].
包庆德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02) :50-53
[3]   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 [J].
王民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04) :86-90
[5]   科学地理解生产力概念的新内涵 [J].
秦裕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12) :26-28
[6]   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前途 [J].
徐嵩龄 .
科技导报, 1997, (01) :46-49
[7]   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J].
余谋昌 .
世界环境, 1995, (04) :13-16+12
[8]   论现代生态意识 [J].
陈铁民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2, (04) :12-16
[9]   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 [J].
Э.В.基鲁索夫 ;
余谋昌 .
哲学译丛, 1986, (04) :29-36
[10]  
人口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佟新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