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以渝西地区为例

被引:22
作者
王静雅 [1 ,2 ]
何政伟 [1 ,2 ]
于欢 [2 ]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渝西地区; 生态环境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指标; 权重;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z2.020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渝西区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268 / 12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PSR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J].
王恒伟 ;
廖和平 ;
赵宏伟 ;
王文吉 ;
朱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02) :211-217
[2]   基于PSR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J].
赵伟 ;
谢德体 ;
刘洪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9, (06) :568-573
[3]   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J].
陈彩霞 ;
林建生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48-351
[4]   重庆市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研究 [J].
黄舸 ;
孙凡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49-252
[5]   渝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AHP综合评价研究——以璧山县为例 [J].
肖强 ;
孙凡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68-171
[6]   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的新思路——GI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J].
刘庄 ;
谢志仁 ;
沈渭寿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63-168
[7]  
重庆统计年鉴. 重庆统计局. 中国出版社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