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作权法中的拟制主体

被引:4
作者
袁锋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拟制主体; 独创性; 实质性相似; 目标理性公众; 商标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著作权法中涉及拟制主体判断的领域主要有: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客体适格性)和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权利边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著作权法拟制主体的择取主要存在普通公众标准、专家标准、创作者标准以及混合标准等等。通过对拟制主体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明晰拟制主体的历史起源及其内涵,同时总结归纳出拟制主体界定的考量因素为:价值基础、所属群体的范围和认知水平、实现成本。根据上述因素的考量,"相关作品领域的假想目标理性公众"是著作权法领域中的最佳拟制主体。拟制主体择取标准确定之后,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是将这一标准适用于具体规则的构建以及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进而使得法院适用规则更有方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我国移植和构建专利链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对现行主流观点之质疑 [J].
袁锋 .
科技与法律, 2019, (06) :1-12
[2]   版权法上的审美判断 [J].
梁志文 .
法学家, 2017, (06) :143-157+180
[4]   版权法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 [J].
梁志文 .
法学家, 2015, (06) :37-50+174
[5]   私法中理性人标准之构建 [J].
叶金强 .
法学研究, 2015, 37 (01) :101-114
[6]   福克纳批评中的形式主义与存在主义之维 [J].
杨桦 .
外语学刊, 2013, (04) :139-142
[7]   汉德公式的解读与反思 [J].
冯珏 .
中外法学, 2008, (04) :512-532
[8]   英美侵权法中的理性人标准初探 [J].
王俊 ;
陈霞 .
求实, 2006, (S2) :120-121
[10]   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 [J].
李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68-7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