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丛枝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被引:7
作者
薛振南
文凤芝
全桂生
黄式玲
杨秀好
周芳琳
机构
[1] 广西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
[2] 广西灵川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3]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病原; 竹尖胸沫蝉; 毛竹; 丛枝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普查、抽样调查、定点观察、孢子捕捉、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方法,查明了毛竹丛枝病在广西的分布、危害和损失情况,证实竹瘤座菌Balansiatake(Miyake)Hara是毛竹丛枝病的病原,明确了该病的症状特点和主要发生流行规律。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吹溅传播;3月下旬~5月中旬,平均温度20°C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季节;竹尖胸沫蝉AphrophorahorizontalisKato是毛竹丛枝病的传播媒介;昆虫等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新竹当年即可感染发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植病研究方法.[M].方中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植物病害流行学.[M].曾士迈;杨演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3]   广东省毛竹丛枝病研究初报 [J].
王华清 ;
陈岭伟 ;
李馥纯 ;
张三财 ;
何伟成 ;
钟永秋 .
森林病虫通讯, 1999, (03) :3-5
[4]   环境因素对砂仁叶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附视频 [J].
赖传雅 ;
秦庆明 ;
钟智丁 .
植物病理学报, 1994, (04) :357-360
[5]   竹尖胸沫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J].
吕若清 ;
徐天森 .
林业科学研究, 1992, (06) :687-692
[6]   竹丛枝病的研究Ⅰ症状、病菌分离和接种试验 [J].
朱熙樵 ;
黄焕华 .
林业科学, 1988, (04) :483-487
[7]   水竹丛枝病的研究——Ⅰ.症状和病原 [J].
林雪坚 ;
吴光金 ;
徐静辉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7, (02) :132-13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