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陆源物质输送对赤潮高发区的影响—以铝为例
被引:15
作者
:
任景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任景玲
刘素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刘素美
张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张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亮
李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李丹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岩
朱德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朱德弟
机构
: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青岛,青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青岛,青岛,青岛,杭州
来源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年
/ 07期
关键词
:
赤潮高发区;
源输入;
铝;
D O I
:
10.13287/j.1001-9332.2003.0249
中图分类号
: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
近年来长江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 ,赤潮爆发次数增多 ,而富含营养物质的长江水的输入可能是海内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来源 .Al在海洋中停留时间较短且不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常用Al作为陆源输入及不同水团运动的有效示踪元素 .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中溶解态Al的浓度秋季高于夏季 ,且与水体的盐度和悬浮颗粒物浓度表现出一定的关系 .赤潮高发区内溶解态Al的浓度一般大于 0 .0 4μmol·L-1,明显表现出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 .赤潮发生时由于其自身的絮凝及赤潮生物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水体中的溶解态Al含量平均下降约 4 0 % ,而在赤潮发生过程中溶解态Al形态变化及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引用
收藏
页码:1117 / 1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平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坤平
;
YU Qimi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YU Qiming
;
谢隆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谢隆初
;
黄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黄长江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1)
:7
-11
[2]
鸭绿江口溶解态铝的行为[J]. 任景玲,吴莹,王江涛,张经.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S1)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
[J].
徐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徐韧
;
洪君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洪君超
;
王桂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王桂兰
;
沈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沈竑
.
海洋通报,
1994,
(05)
:25
-29
←
1
→
共 3 条
[1]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平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坤平
;
YU Qimin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YU Qiming
;
谢隆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谢隆初
;
黄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黄长江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1)
:7
-11
[2]
鸭绿江口溶解态铝的行为[J]. 任景玲,吴莹,王江涛,张经.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S1)
[3]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
[J].
徐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徐韧
;
洪君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洪君超
;
王桂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王桂兰
;
沈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
沈竑
.
海洋通报,
1994,
(05)
:25
-2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