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测度及提升对策

被引:9
作者
曹飞
郑庆玲
机构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城市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交通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构建了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的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值法的TOPSIS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其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单项承载力。得出如下结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属于短板要素;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本上呈从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各省城市综合承载力与人口城镇化率的位序基本一致,但综合承载力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率。最后提出,提高城市承载力既要统筹空间均衡发展,也要统筹各单项承载力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J].
范秋芳 ;
王珊珊 .
河南科学, 2013, 31 (01) :113-117
[2]   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J].
李岩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 9 (05) :89-91
[3]   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 [J].
梅伟娟 ;
周维禄 ;
蔡琳亭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01) :5-8
[4]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分析 [J].
童玉芬 .
人口与经济, 2009, (06) :1-6+21
[5]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J].
欧朝敏 ;
刘仁阳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 32 (03) :108-112
[6]   湖南省城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J].
瞿理铜 ;
肖丽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5) :33-37
[7]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刘晓丽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35-42
[8]   深圳市人口承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J].
陈图深 ;
童玉芬 ;
曾序春 ;
李德玉 .
西北人口, 2008, (03) :27-30+37
[9]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J].
哈斯巴根 ;
李百岁 ;
宝音 ;
乌敦 .
地理科学, 2008, (02) :189-194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评价 [J].
高桂凤 ;
武红丽 ;
张生瑞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 (01) :90-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