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隐蔽油气藏成藏模拟

被引:5
作者
蒋恕 [1 ]
蔡东升 [2 ]
朱光辉 [1 ]
仝志刚 [1 ]
贺清 [1 ]
朱筱敏 [3 ]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Temis2D; 油气成藏模拟; 隐蔽油气藏; 辽中凹陷; 辽东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的结果,构建了包含隐蔽砂体的精细沉积剖面,并使用法国石油研究院的Temis2D软件对隐蔽油气藏成藏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和实际钻探情况一致。模拟结果表明:辽东湾盆地辽中凹陷沙河街组透镜体隐蔽油气藏以初次运移为主,地层油气藏靠储集体以侧向二次运移为主,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形成较早,大概于东营组沉积末期至馆陶组沉积初期最终成藏,但远离生烃中心的隐蔽油气藏由于运移距离较长其成藏定型时间有一定的延迟;东营组隐蔽油气藏以断层作为主要的输导通道以二次运移为主,也有借助于微裂缝或者靠超压突破盖层压力以初次运移为主,东营组隐蔽油气藏成藏较晚,于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时期(12 Ma)开始成藏,而远离生烃中心的隐蔽油气藏甚至于6 Ma以后才开始成藏。隐蔽油气藏形成与输导体系、侧封和顶封密切相关,如果输导通道的输导性能过强而封堵性差,油气可能漏失。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Some rema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dimen-tary basins. McKenzie D P.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 1978
[2]  
Basin Evaluation by Integrated Two-Dimensional Modeling of Heat Trasfer. Ungerer P,Bunrrus J,Doligez B,Chenet P Y,and Bessis F. Fluid Flow,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AAPG . 1990
[3]   断陷湖盆隐蔽油藏预测及勘探的关键技术——高精度地震探测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李思田 ;
潘元林 ;
陆永潮 ;
任建业 ;
解习农 ;
王华 .
地球科学, 2002, (05) :592-598
[4]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3-10
[5]  
Simulation model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Nakyama K D,Siclen C V.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1
[6]   成藏史数值模拟——以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古生界为例 [J].
侯创业 ;
孟元林 ;
李臣 ;
冯文彦 ;
邵学军 ;
杨辉 ;
秦建忠 ;
聂昌谋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98-302
[7]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进展[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赵重远等主编, 1993
[8]   利用盆地模拟技术评价渤东凹陷下第三系油气勘探潜力 [J].
文志刚 ;
何文祥 ;
米立军 ;
刘逸 ;
王根照 ;
唐友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4) :379-382
[9]   断裂控油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为例 [J].
尚尔杰 ;
金之钧 ;
丁文龙 ;
张义杰 ;
曾溅辉 ;
王洪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414-418
[10]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