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

被引:13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
[2] 广东商学院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地貌效应; 中国热带;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3.006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上新世以来强烈隆起,反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台湾岛中央山地也是上新世开始隆起,反映弧陆碰撞。这是中国热带第四纪构造地貌的东、西两个力源,其地貌效应表现在台湾岛的崛起、南海海盆的持续沉降、三个巨大弧形山系的发展、第四系厚度的区域差异、中更新世以来河流阶地的普遍发育、岩溶地貌类型的区域差异、板缘和板内火山活动、近期地壳形变的分布。多种现象表明,东、西构造力源的交接地带为110°E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台湾高山第四纪冰川之确证 [J].
崔之久 ;
杨健夫 ;
刘耕年 ;
宋国城 ;
王鑫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20) :2220-2224
[2]   台湾省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宋长青 ;
赵楚年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97-98
[3]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J].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3-5
[4]   南海诸岛全新世珊瑚礁演化的特征 [J].
赵焕庭 ;
宋朝景 ;
孙宗勋 ;
余克服 .
第四纪研究, 1997, (04) :301-309
[5]   广东沿海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研究 [J].
卢汝圻 .
华南地震, 1997, (01) :25-33
[6]   广东河谷地貌 [J].
刘尚仁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90-95
[7]  
广东阶地的特征[J]. 刘尚仁,黄瑞红,张治邦.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S1)
[8]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壳运动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J].
陈俊勇,张骥,薛璋,张江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1) :58-67
[9]   中国第四纪的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J].
万天丰 .
第四纪研究, 1994, (01) :48-55
[10]   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近代地壳运动及地壳稳定性研究 [J].
刘以宣 ;
詹文欢 ;
丘学林 ;
钟建强 ;
陆成斌 ;
邓传民 .
华南地震, 1993, (01)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