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40
作者
姚永慧 [1 ]
张百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气温; 林线; 雪线; 等温线; 空间格局;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其巨大的块体产生了显著的夏季增温作用,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都具有重大影响。但由于高原自然条件严酷,山区气象观测台站很少,气象资料极度匮乏;如果依靠台站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高原气温的空间分布数据,会由于插值点过少而产生较大误差并可能掩盖一些空间信息,因而难以全面反映高原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估算的青藏高原气温数据,详细分析各月气温及重要等温线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林线和雪线数据,初步探讨了高原气温空间分布格局对高原地理生态格局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等温线的海拔高度自高原东北部、东部边缘向内部逐渐升高,等温线在高原内部比东部边缘高500~2000 m,表明相同海拔高度上气温自边缘向高原内部逐渐升高。2高原西北部的羌塘高原、可可西里为高原的寒冷区,全年有7个月的气温低于0℃,3~4个月的气温低于-10℃;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冈底斯山南坡)和中部(冈底斯山北坡—唐古拉山南坡)是高原的温暖区,全年有5个月的气温能达到5~10℃,有3个月的气温能超过10℃,尤其是拉萨—林芝—左贡一带在3500~4000 m以下的地区最冷月均温也能高于0℃。3北半球最高雪线和林线分别分布于高原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表明高原气温空间分布特征对本地的地理生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84 / 20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气温与增温效应估算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地理学报, 2013, 68 (01) :95-107
[2]   基于Modis地表温度的横断山区气温估算及其时空规律分析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韩芳 .
地理学报, 2011, 66 (07) :917-927
[3]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数字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J].
赵芳 ;
张百平 ;
谭靖 ;
韩芳 ;
庞宇 ;
姚永慧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13 (03) :346-353
[4]   近48年青藏高原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传辉 ;
周顺武 ;
唐晓萍 ;
吴萍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70-477
[5]   1961~2005年来青藏高原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 [J].
刘桂芳 ;
卢鹤立 .
地理研究, 2010, 29 (12) :2281-2288
[6]   青藏高原1951—2006年气温距平序列的建立与分析 [J].
任雨 ;
张雪芹 ;
彭莉莉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572-578
[7]   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李宗省 ;
何元庆 ;
辛惠娟 ;
王春凤 ;
贾文雄 ;
张蔚 ;
刘婧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63-579
[8]   近40年青藏高原主要生物温度指标的变化趋势 [J].
赵东升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31-439
[9]   数字山地垂直带谱研究进展 [J].
张百平 .
山地学报, 2008, (01) :12-14
[10]   近34a青藏高原年气温变化 [J].
李生辰 ;
徐亮 ;
郭英香 ;
钱维宏 ;
张国庆 ;
李川 .
中国沙漠, 2006, (01) :27-34